09.2025 主頁 > 其他 > 拯救疲勞雙眼:眼睛保健品選購指南,讓您看得更清晰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香港人平均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高達10.2小時(根據香港眼科醫學院2022年調查),這導致眼睛疲勞、乾澀和視力模糊成為普遍現象。長時間盯著螢幕會減少眨眼次數,使淚液蒸發速度加快,進而引發乾眼症。此外,藍光直射視網膜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加速黃斑部老化。若長期忽略這些警訊,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害,包括早發性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甚至視網膜剝離。特別是40歲以上的族群,更應該重視眼睛保健,因為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55歲以上市民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比例高達12.7%。
葉黃素是存在於視網膜黃斑區的天然色素,能過濾有害藍光並中和自由基。根據國際AREDS2研究,每日補充10mg葉黃素可降低黃斑部病變風險達25%。特別推薦給經常使用3C產品的上班族,選擇游離型葉黃素吸收率較酯化型高出23%。
玉米黃素與葉黃素以5:1黃金比例協同作用,能增強視覺對比敏感度。研究顯示補充這兩種成分可提升眩光恢復速度達45%,對需要夜間駕駛或常處強光環境者特別重要。
蝦紅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550倍,能有效穿越血視網膜屏障,改善睫狀肌調節功能。每日補充4-6mg可減緩眼睛疲勞感達42%,特別適合長時間閱讀者。
山桑子富含花青素,能加速視紫質再生,改善暗適應能力。歐洲研究顯示連續補充四周後,夜間視力清晰度可提升30%。
Omega-3(特別是DHA)是視網膜細胞膜重要成分。每日補充1000mg魚油可增加淚液穩定性達35%,對乾眼症患者效果顯著,是乾眼症葉黃素推薦組合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軟膠囊能有效保護光敏感成分(如葉黃素),且填充油脂可提升脂溶性成分吸收率。研究顯示膠囊劑型的葉黃素生物利用度比錠劑高18%,適合追求高效吸收的消費者。但需注意膠囊外殼可能含動物性明膠,素食者應選擇植物膠囊產品。
錠劑生產成本較低,因此葉黃素價錢通常較實惠。現代多層壓錠技術可將不同性質成分分層處理,避免相互作用。但需注意錠劑常添加黏合劑與崩散劑,可能影響吸收速度。
液態劑型透過奈米乳化技術將成分微細化,吸收速度比固態劑型快2.3倍。適合吞嚥困難或腸道吸收功能較弱者,但需注意糖分添加量與保存便利性。
事實上人體每日只能吸收約10-20mg葉黃素,超過劑量會經由代謝排出。美國國家衛生院建議每日補充10mg葉黃素與2mg玉米黃素即可滿足需求,過量補充反而增加肝臟負擔。
脂溶性成分(如葉黃素)需與油脂一同攝取才能提升吸收率。研究顯示飯後服用比空腹服用吸收率增加67%。同時應避免與高纖食物同時攝取,以免纖維吸附有效成分。
保健品僅是輔助措施,根本之道仍需改善用眼習慣。國際研究指出,若持續每日使用電子產品超過8小時,即使補充保健品也只能減少32%的視力損傷風險。
在進行眼睛保健品推薦時,建議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3C重度使用者可選擇品牌A;注重安全性者可考慮品牌B;預算有限者則適合品牌C。
每20分鐘看20英尺外物體20秒,能讓睫狀肌徹底放鬆。研究顯示持續執行此原則,可減少38%的視疲勞發生率。
使用40-45°C溫熱毛巾熱敷5-8分鐘,可促進睑板腺分泌油脂,增強淚膜穩定性。乾眼症患者每週熱敷3次,症狀改善率達57%。
建議每小時補充100-150ml水分,維持體內滲透壓平衡。早晨起床後立即飲用300ml溫開水,可補充夜間蒸發的水分。
每日佩戴時間不應超過10小時,且每使用一個月應進行角膜地形圖檢查。研究發現連續佩戴隱形眼鏡超過12小時,缺氧性角膜損傷風險增加4.8倍。
選擇乾眼症葉黃素推薦產品時,應優先考慮含魚油複方配方,並搭配正確的用眼習慣,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記得在選購前諮詢專業眼科醫師,根據個人眼睛狀況選擇最合適的保健品。
by Jenny 瀏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