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5 主頁 > 兼讀學位入學門檻真的降低了嗎?數據揭秘在職成人深造的真相

「免考試入學」、「工作經驗抵學分」——這些誘人的宣傳標語讓許多在職成人產生錯覺,認為兼讀學位(part time degree)的入學門檻正在降低。但根據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統計,兼讀學位的實際錄取率僅有38%,而五年內順利畢業的比例更驟降至22%。這種「寬進嚴出」的現象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真相?
根據一項針對2000名在職進修者的調查顯示,超過65%的申請者因擔心自身資格不足而放棄申請part time degree。這種「資格恐懼症」主要來源於三個誤區:首先,多數人誤解part time degree入學要求必須具備完美學術背景,實際上工作經驗權重往往佔比30%-50%;其次,申請者普遍畏懼考核壓力,卻不知道面試主要評估職業成就與學習動機;最後,對畢業要求的模糊理解導致許多人低估了兼讀學位的時間投入——平均每周需要15-20小時的學習時間。
兼讀學位的篩選機制與全日制課程有本質區別,其核心在於「職業成就量化評估」。招生委員會通常採用加權評分系統:學術背景(30%)、工作經驗(40%)、面試表現(20%)、推薦信(10%)。值得注意的是,工作經驗的評估不僅看年限,更注重職位層級、項目管理經驗與行業影響力。
| 專業領域 | 平均錄取率 | 五年畢業率 | 工作經驗權重占比 |
|---|---|---|---|
| 商業管理 | 45% | 28% | 50% |
| 資訊科技 | 52% | 35% | 45% |
| 教育學 | 32% | 18% | 40% |
| 工程類 | 28% | 15% | 35% |
對於考慮海外升學的申請者,海外升學要求往往包含語言能力證明與學分轉換評估。英美院校通常要求雅思6.5分或托福90分以上,且會詳細審核工作經驗與所申請專業的相關性。
提高part time degree入學成功率的關鍵在於「申請材料戰略性包裝」。不同於傳統的個人陳述,在職申請者應該著重展示:解決過的重大行業難題、管理的團隊規模與預算、獲得的專業認證與獎項。這些實質性成就往往比GPA分數更具說服力。
課程選擇策略同樣重要:申請者應該優先選擇與當前職業軌跡高度契合的part time學位課程。例如,金融從業者可選擇金融科技方向,IT工程師可側重人工智能領域。這種選擇不僅提高錄取概率,更能確保學習內容與職業發展相輔相成。
市場上某些機構宣稱的「包錄取」服務存在重大風險。這些機構往往通過誇大工作經驗或偽造推薦信的方式提高申請成功率,但一旦被院校發現,申請者將面臨永久禁止入學的處罰。根據消費者委員會數據,2022年共接到87宗關於兼讀學位申請服務的投訴,其中63%涉及不實宣傳。
更隱蔽的風險在於「補修課程」要求。約40%的錄取者會被要求補修1-3門基礎課程,這些課程不僅需要額外支付費用(每科約6000-10000港元),更會延長整體學習時間。申請者必須在入學前詳細了解課程結構,評估自身學習持續力——兼讀學位平均需要4-6年才能完成,中途輟學率高达78%。
選擇兼讀學位應該基於理性評估而非衝動決定。建議申請者優先選擇課程信息透明度高的院校,仔細研讀過往畢業生的就業數據與學習反饋。同時應該制定詳細的學習時間規劃,將每周15-20小時的學習時間納入日常安排。
對於考慮海外升學的申請者,除了滿足基本的海外升學要求外,更需要評估遠程學習的適應性與時差問題。許多國際院校提供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線上課程與短期面授,這種模式更適合在職人士的時間安排。
兼讀學位確實為在職成人提供了職業晉升的通道,但成功與否取決於前期準備的充分程度與持續學習的決心。與其追求「輕鬆入學」,不如踏實準備申請材料,選擇適合的課程方向,並為長達數年的學習之旅做好心理與時間準備。
by Cindy 瀏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