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25 主頁 > 時尚美妝 > 微笑憂鬱症並非矯情:瞭解病因、症狀與自救方法

在現代社會中,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是一種常被忽略的情緒病。許多人誤以為患者只是「矯情」或「想太多」,但事實上,微笑憂鬱症是一種真實且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患者往往在外表上表現出開朗、積極的一面,內心卻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這種「表裡不一」的狀態,使得他們更難被周圍的人察覺,也延誤了求助的時機。
根據香港心理衛生會的統計,約有15%的青少年情緒病患者屬於微笑憂鬱症類型。他們可能因為害怕被貼上「負能量」的標籤,或擔心影響人際關係,而選擇隱藏真實情緒。這種壓抑反而加重了病情,甚至可能導致自殺傾向。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微笑憂鬱症的存在,並理解其背後的複雜性。
研究表明,微笑憂鬱症與基因遺傳和神經遞質失衡密切相關。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可能導致情緒調節功能受損。香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有家族情緒病史的人,罹患微笑憂鬱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3倍。
香港的高壓生活環境是重要誘因。根據2022年調查:
| 壓力來源 | 比例 |
|---|---|
| 工作/學業壓力 | 68% |
| 經濟負擔 | 55% |
| 人際關係 | 42% |
患者常感到持續的空虛和孤獨,即使身處人群中亦然。他們可能突然情緒爆發,表現出異常的易怒或焦慮。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青少年情緒病患者會用「我沒事」來掩飾內心的痛苦。
常見表現包括:
情緒病求助的第一步是自我覺察。建議可以:
對於中重度患者,專業介入不可或缺。香港醫管局提供的服務包括:
早期介入能有效預防病情惡化,特別是對青少年情緒病患者更為關鍵。記住,尋求幫助不是軟弱,而是勇氣的表現。
by Gladys 瀏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