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20 主頁 > 其他 > 親子教育技巧:家長如何檢查孩子的作業
關注孩子學習的家長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檢查孩子的作業。其實檢查作業也是要有技巧的,不能隨便檢查。正確的檢查方法不僅能讓家長督促孩子,也不影響孩子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
小學生需要老師或家長[微博]把好檢查作業這―關,失去有效的檢查,那麼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難以提高的。父母更要學會正確的方法,以培養孩子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能力。
特殊教育课程如果又發現錯誤,也請家長不要指出具體錯誤,而是說出大體範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確的地方,然後改正。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讚孩子聰明、能幹。
2)孩子讀高年級時,重點檢查孩子做題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己確認。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x,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後悔,家長還要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下次注意一點。沒關係,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檢查孩子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時,只在錯字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我看見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字寫錯、寫歪了,就會幫孩子塗擦,然後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我們可以想像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能提升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孩子都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建議先過問一下孩子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易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檢查。
有的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目也要做好半天,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
a.利用“限時鼓勵法”來糾正。
這個方法還是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自己估計一個完成時間,然後徵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10分鐘能做完嗎?如果在規定時間做完,給你貼上一個喜羊羊,當達到5個喜羊羊的時候,爸爸會獎勵一個你喜歡的東西或帶你到海洋館去玩。”通常情況下,孩子會樂意接受挑戰的。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時有不專心做的表現,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就好,畢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為,父母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已經做了15分鐘了,加油!喜羊羊在等著你呢!”這時,孩子也許會集中精力繼續做下去。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這種“限時鼓勵法”是為了首先糾正孩子做作業施拉的壞習慣,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作業寫完就算達到了目的,要給予表揚,至於作業質量是否滿意,是後一步的事。只要孩子有了一點點進步就要稱讚,不能這樣說:“雖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但寫得不認真,還做錯了幾題,快去改改!“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能糾正不斷應用到拉孩子做作業的習慣,而且對孩子的學習熱情。如果換一種方式:“你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了作業,這很好,爸爸首先給你存儲習慣卡,繼續加油。只是這兒好像做得不對,你自己再去檢查一下好嗎?”如果這樣對待孩子,他一定會高興接受的。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只要自己孩子可以每天有一點社會進步,就是我們值得高興和稱讚的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一步一步的來,不能性急。
b.利用“中途安撫法”來糾正。
這個方法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當發現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感到必須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邊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和我說說好麼? ”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道沒有難題,這時父母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爸爸/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中止了孩子發呆、拖拉的行為,使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對待做作業拖拉、愛走神的孩子,不能在一旁總是用責怪、數落、抱怨的語言說教他,如, 做作業總是愛走神,不專心,真是個拖皮鬼 。快做,不要玩。幾道題,也要做半天,真沒出息。 ”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c.利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麼我想只能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這種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算多,用20分鐘完全可以做完,數學稍為多一點,用35分鐘做完。如果在規定時間沒完成,到了時間,爸爸便會收起你的作業,裝在書包裡,不能在家繼續做了。老師發現你的作業沒做完,會處罰你的,產生的責任也完全由你自己承擔。當然,你覺得時間不夠,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再商定完成時間。這就需要大人說到就要做到,當然,在執行這一規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要讓孩子明白:大人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沒有做到這一點,強迫,之前跟老師聯繫,請老師做出配合,所以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工作,孩子的教育責任推給了老師。
有的孩子確實需要家長點撥那些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拔,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培養。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其方法是:
a.讓孩子反复讀題
許多題目並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往往只看了一遍,感到不會做,就說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總是遷就孩子,立即告訴他如果做,甚至將版式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正確的方法是:“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父母要高興地稱讚:“我說過吧,仔細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
孩子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b.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麼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通過建立學生學習的思維能力遷移教學模式。
會學習的孩子,說到底就是具備了知識和技能的遷移能力,能夠以弄懂例題為基礎,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習題。這就叫做"活讀書",而不是"死讀書"。有的家長,似乎很疼愛孩子,生怕他多動腦,一遇到難題,就告訴其做法,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應該避開。
c.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而不能直接解決問題,或告訴孩子第—步做什麼,第二步再做什麼……如果這祥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永遠打不開。
當然,孩子逐漸大了以後,許多爬坡題家長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麼還是建議家長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如果是這樣,看起來孩子的難題解決了,但思路總打不開。
by Dolores 瀏覽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