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5 主頁 > 其他 > 五仁月餅原料風暴!消費者調研揭發堅果混充驚人內幕

臨近中秋,台北市傳統市場內人潮湧動,陳太太拿著兩盒標榜「頂級欖仁月餅」的禮盒反复對比,眉頭緊鎖。「去年買的伍仁月餅切開後有股怪味,孩子吃了還拉肚子……」這並非個案。根據消基會最新調查顯示,高達65%的消費者無法從外觀分辨五仁月餅的原料品質,更有近三成民眾曾購買到以次充好的產品。為什麼明明支付了高價,卻難以買到真材實料的欖仁月餅?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產業黑幕?
走訪多家糕餅業者發現,五仁月餅的原料替換已成為行業潛規則。資深糕餅師傅透露:「正宗欖仁月餅應該包含核桃仁、杏仁、橄欖仁、瓜子仁和芝麻仁五種原料,但現在很多廠商會用便宜的普通核桃替代價格高昂的橄欖仁。」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業者還會使用陳年變質堅果,透過重糖重油調味來掩蓋油耗味。
消基會今年8月抽檢市售20款伍仁月餅,發現有6款產品存在標示不實問題,比例達30%。其中一款標榜「特級欖仁」的產品,實際橄欖仁含量不足5%,其餘均以廉價核桃填充。檢驗更發現兩款產品含有微量黃麴毒素,推測是使用了保存不當的陳年堅果所致。
| 檢測指標 | 合格產品(12款) | 不合格產品(6款) | 嚴重違規產品(2款) |
|---|---|---|---|
| 橄欖仁實際含量 | ≥18% | 5-10% | |
| 核桃替代比例 | ≤15% | 30-50% | ≥70% |
| 黃麴毒素檢測 | 未檢出 | 未檢出 | 微量檢出 |
| 價格區間(台幣/盒) | 600-1200 | 400-800 | 300-600 |
面對市場亂象,消費者如何自保?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四大辨別技巧:
台北醫學大學食品營養學系教授指出:「優質的伍仁月餅不僅口感豐富,更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但變質堅果產生的黃麴毒素具有肝毒性,長期攝取可能增加健康風險。」
除了辨別技巧,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五仁月餅時還需注意以下事項:
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選購時應尋找具有第三方驗證標章(如SGS檢驗合格)的產品,這些產品通常經過更嚴格的品質把關。雖然價格可能較高,但食安風險相對較低。
與其貪圖便宜購買來路不明的伍仁月餅,不如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或傳統餅店。許多老字號餅家雖然價格偏高,但堅持使用真材實料,例如台北犁記、郭元益等品牌都有提供原料溯源資訊。
消費者也可以考慮自製五仁月餅,購買新鮮堅果自行烘烤研磨,既能控制原料品質,又能調整甜度符合健康需求。食藥署網站提供詳細的家製月餅食安指南,包括原料保存方法和製作注意事項。
歸根結底,選擇欖仁月餅時應把握「寧可少買,也要買好」的原則。與其買一堆便宜但可能有食安疑慮的產品,不如精選少量優質月餅與家人分享。中秋節的重點不在於送禮數量,而在於傳遞真摯祝福與關懷。
具體產品選擇需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和實際需求評估,購買前應詳細閱讀產品標示並諮詢專業意見。
by Fannie 瀏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