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5 主頁 > 其他 > 在家輕鬆做:零失敗豆沙包食譜大公開

製作豆沙包的首要關鍵在於精準準備材料。根據香港烘焙協會2023年的統計,超過65%的失敗案例源自材料比例錯誤。以下是經過專業烘焙師反覆測試的黃金配方: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材料在香港各大超市如百佳、惠康均可購得,且每逢中秋前夕常出現月餅優惠活動,製作包子所需的糖、油等材料也經常參與折扣。若想製作類似冰皮月餅的清爽口感,可將部分中筋麵粉替換為糯米粉,但需調整水分比例。
首先將紅豆洗淨後浸泡至少6小時(建議隔夜浸泡),水量需完全覆蓋紅豆。浸泡好的紅豆瀝乾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至蓋過紅豆約3公分,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5小時,期間需偶爾攪拌防止粘底。煮至紅豆輕易壓爛的程度後,分次用篩網或食物處理機壓成泥狀。關鍵步驟在炒製:將豆泥放入不沾鍋中,分三次加入砂糖和中火拌炒,待糖完全融化後再分次加入油,持續翻炒至豆沙能成團且不粘鍋的狀態,這個過程約需20-30分鐘。炒好的豆沙餡應放置完全冷卻備用,若急用可隔冰水降溫。
將酵母與溫水混合靜置5分鐘激活,麵粉與糖混合後中間挖穴,倒入酵母水與植物油。採用「三光」原則揉麵:手光、盆光、麵光,持續揉壓10-15分鐘至麵團光滑有彈性。麵團放入抹油的盆中,蓋上保鮮膜於溫暖處(約35°C)發酵1小時,至兩倍大。手指沾粉插入麵團,孔洞不回縮即發酵完成。發酵好的麵團排氣後分割成12等份(每份約60克),滾圓後蓋濕布鬆弛15分鐘。
將鬆弛好的麵團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片(直徑約10公分),每片包入約35克豆沙餡。右手拇指按住餡料,左手邊轉邊捏摺收口,這個技巧與製作冰皮月餅的包餡手法相似,需確保收口緊密無縫。包好的豆沙包收口朝下放置,底部沾少許麵粉防粘。若想製作開花造型,可在頂部用剪刀剪十字開口。
蒸籠鋪上蒸布或烘焙紙,間隔排列豆沙包(需留膨脹空間)。關鍵在二次發酵:蓋籠靜置20分鐘讓包子脹大1.5倍。開大火水滾後上籠,保持大火蒸15分鐘,關火後切勿立即開蓋,需燜5分鐘防止塌陷。香港氣候潮濕,蒸好的包子建議移至網架晾涼,避免底部積水變濕。
豆沙餡過乾通常因炒製過久或油量不足,可少量添加熱水或植物油重新拌炒;過濕則因水分未炒乾,需回鍋續炒至合適程度。理想豆沙餡應能捏成型且不粘手,類似冰皮月餅內餡的稠度。香港夏季濕度高,建議豆沙餡炒得稍乾些,避免冷藏後出水。
發酵不足時,可將麵盆放入40°C溫水浴中加速發酵;過度發酵的麵團會有酸味,可添加少量小蘇打中和(每500克麵粉加1/4茶匙),但口感會稍受影響。最佳發酵溫度為28-35°C,濕度75%,香港秋冬季節可借助烤箱發酵功能。
塌陷主因包括:發酵過度、蒸後立即開蓋、火候不足。解決方案:嚴格控制發酵時間,關火後務必燜5分鐘再開蓋。若已塌陷,可回蒸短暫時間搶救,但口感會較差。另外,麵團揉壓不足也會導致結構不穩,應確保揉麵充分。
除了基本材料,可添加以下配料提升風味:在豆沙餡中加入1/2茶匙桂花醬或玫瑰醬,增添花香層次;炒製時加入少量橙皮屑或陳皮末,解除甜膩感;麵團中可摻入少量牛奶代替水,使皮質更香醇。香港老字號茶樓常加入少量豬油提升滑順度,但為健康考量可用椰子油替代。
造型技巧:使用食用色素在表面繪製花紋,或撒上黑白芝麻作為裝飾;包餡時加入鹹蛋黃塊,切開時有驚喜效果;採用不同造型模具壓製,適合節慶招待客人。這些裝飾技巧同樣適用於冰皮月餅的製作,可互相參考應用。近期香港烘焙店推出的月餅優惠中,常附贈造型模具,值得關注。
若時間有限,可購買現成豆沙餡(香港「蓮香樓」或「奇華」品牌品質較佳),直接跳過炒餡步驟。麵團可使用麵包機揉麵發酵功能節省時間,或購買現成饅頭麵團(香港超市冷凍區有售)。整個製作過程可縮短至2小時內完成,適合突然想解饞的時刻。中秋前後利用月餅優惠購入的豆沙餡,正好可用於製作快速版豆沙包。
減糖版:將砂糖用量減至原配方的60%,並改用椰子花糖或赤藓糖醇;減油版:豆沙餡用油量可減至50毫升,並選用葡萄籽油等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全麥版:將30%中筋麵粉替換為全麥麵粉,增加膳食纖維。這些調整特別適合香港日益注重健康的家庭,同時保留傳統風味。這種健康概念與低糖冰皮月餅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無論是傳統做法還是創意變化,手工豆沙包承載著香港人家的溫暖記憶。掌握這些技巧後,不僅能隨時享受熱騰騰的包子,更能將這份手作溫暖分享給親友,比市售產品更多一份心意與情感。
by Fannie 瀏覽 0